“网文大神”徐胜治当选宣城市网络作协主席
大皖新闻讯8月26日,宣城市网络作家协会成立,著名宣城籍“网文大神”徐胜治(笔名:徐公子胜治)当选宣城市网络作家协会第一届主席团主席。在徐胜治看来,宣城的山水人文一直是他创作的灵魂源泉,今后将努力为宣城的网络文学发展作出更多贡献。
大皖新闻讯8月26日,宣城市网络作家协会成立,著名宣城籍“网文大神”徐胜治(笔名:徐公子胜治)当选宣城市网络作家协会第一届主席团主席。在徐胜治看来,宣城的山水人文一直是他创作的灵魂源泉,今后将努力为宣城的网络文学发展作出更多贡献。
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,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。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田华等8位艺术家的回信中指出,要“扎根生活沃土,努力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、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,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、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”。当前,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席卷而
第八届中国“网络文学+”大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达495.50亿元,同比增长29.37%,网络文学市场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广阔的市场前景。网络文学互动性强、灵活度高,作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,发展速度快、市场潜力大。如何
本次评选综合作品的文学价值、IP开发成就、读者口碑、文化输出能力及行业里程碑意义,参考了中国作家协会等权威机构的榜单、行业数据及市场表现,旨在反映近年网络文学的发展轨迹。
“Z世代”是数字世界的原住民,在中国拥有约2.6亿的庞大群体。在信息洪流与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,这群年轻人还看书吗?答案超乎想象——他们不仅读,而且也在重新定义阅读:电子书、听书是日常,“读书搭子”成社交新宠,弹幕评论里寻找共鸣……阅读,演变成全感官、强互动的
近日,河北衡水中学中学生领导力社团刘泽霖同学的文章《借正能量网络文学之力绘文化强国新图景》、李娜青老师指导、徐枚圣与杜锦瑞共同撰写的文章《构建关爱盲童支持体系还须三维协同发力》登上了《城市金融报・理论研究》创刊号A4版,“语路逢花2.0”项目组撰写的《平等包容
第八届中国“网络文学+”大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达495.50亿元,同比增长29.37%,网络文学市场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广阔的市场前景。网络文学互动性强、灵活度高,作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,发展速度快、市场潜力大。如何
走进南昌市网络作家协会党建基地,最先映入眼帘的,是协会会员优秀作品的专题展陈。一旁红墙上,“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”的醒目标语与丰富的活动照片、荣誉证书相互映衬,展现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氛围。见到记者到来,南昌市网络作家协会党支部书记李晨从文稿前抬起头,那正
“暮霭苍然,草密连天。夕阳下,一江流水,势急如奔。王扬缓缓睁眼,只觉天旋地转,头晕目眩。”这是穿越小说《冒姓琅琊》的开篇。从这几句“开场词”看,可以认为这是武侠小说,也可能是穿越爽文的常规写法。然而,随着故事渐次展开,读者会产生发现宝藏的意外惊喜。与惯常的网络
以男性为主角和读者群体的男频网络小说似乎变得不那么“爽”了,能够流行特别是出圈的作品更是如此。从普通读者、资深书虫到作者、编辑和研究者,最近几年都有这样一种共同的感受。快节奏、强情绪,同时简单粗暴的传统“爽文”,不再像过去十几年那样受到追捧,甚至在快速地被边缘
答案超乎想象——他们不仅读,而且也在重新定义阅读:电子书、听书是日常,“读书搭子”成社交新宠,弹幕评论里寻找共鸣……阅读,演变成全感官、强互动的沉浸式体验。
近期,市作协行走课堂第三季培训活动圆满落幕。学员们以脚步丈量江南文脉,以笔墨书写文明传承。这些文字承载着真实的思考与情感,是文学与生活碰撞的鲜活印记。文学行走课堂公众号将原文加以刊发,愿与读者共赏这份真挚的文字,见证文字背后的成长轨迹。今日作家
2025年上海书展正在举行,上海书城作为今年书展的主场,在暑假期间与阅文集团合作推出IP特展,围绕《全职高手》《诡秘之主》《道诡异仙》三大IP,打造面向市民读者的沉浸式IP空间并推出限量版周边。
“Z世代”,从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。这群成长于互联网、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普及时代的年轻人,还看书吗?他们偏好读什么书、又如何阅读?
答案超乎想象——他们不仅读,而且也在重新定义阅读:电子书、听书是日常,“读书搭子”成社交新宠,弹幕评论里寻找共鸣……阅读,演变成全感官、强互动的沉浸式体验。
答案超乎想象——他们不仅读,而且也在重新定义阅读:电子书、听书是日常,“读书搭子”成社交新宠,弹幕评论里寻找共鸣……阅读,演变成全感官、强互动的沉浸式体验。
近年来,网络文学IP改编成影视作品的热潮从未停歇。《凡人修仙传》的电视剧版播出后,引发了广泛关注,但其大结局却饱受争议。这不仅仅是一部剧集完结的讨论,更是观众对于改编作品复杂心理和期待的折射。本文将深入探讨《凡人修仙传》大结局争议背后的原因,分析网络文学IP改
随着数字技术飞速发展,媒介不断更新换代,彻底改变了文艺的形态与生态。短视频、网络文学、互动影视等新大众文艺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以其强大的传播力和感染力,迅速占领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。面对这一深刻变革,文艺评论不能再固守传统的“舒适区”,而需以破局者的姿态,在理
摘 要: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深刻重塑文本创作领域,尤其在网络文学创作中,开创了人智协作的新路径。在这一过程中,AI主要应用于素材准备、核心创作及情感支持等层面。然而,平台与技术的协同推进,使网络文学创作者面临身份认同的挑战。抵制AI的创作者担忧创作主体性被削弱、
日前,第九届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在合肥举办,大会发布了《2024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》。其中,涉及网络文学的“上海杜某某等人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权案”涉案金额上亿,入选十大案件之一,在网络文学版权保护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。